季風:自然的元素還是恩典?

季風通常與大雨、颶風或颱風有關。 這並不完全正確:季風不僅僅是一場風暴,它更像是一個地區風的季節性運動。 因此,一年中的其他時間可能會出現夏季大雨和乾旱。

國家氣象局解釋說,季風(來自阿拉伯語 mawsim,意思是“季節”)是由於陸地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造成的。 太陽以不同的方式加熱陸地和水,空氣開始“拔河”並贏得來自海洋的更冷、更濕潤的空氣。 在季風期結束時,風轉回來。

潮濕的季風通常在夏季(75 月至 50 月)到來,帶來大雨。 平均而言,印度約 XNUMX% 的年降雨量和北美地區約 XNUMX% 的年降雨量(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一項研究)落在夏季季風季節。 如上所述,潮濕的季風將海風帶到陸地。

乾燥的季風發生在 XNUMX 月至 XNUMX 月。 乾燥的氣團從蒙古和中國西北部來到印度。 他們比他們的夏季同行更強大。 天文學和氣象學教授 Edward Guinan 指出,冬季季風開始於“陸地比水冷卻得更快,高壓在陸地上積聚,迫使海洋空氣流出”。 旱災來了。

每年季風的表現都不同,帶來小雨或大雨,以及不同速度的風。 印度熱帶氣象研究所編制了顯示印度過去 145 年每年季風的數據。 事實證明,季風的強度在 30 到 40 年內會發生變化。 長期觀測表明,有小雨期,其中一個是1970年開始的,也有大雨期。 2016 年的當前記錄顯示,從 1 月 30 日到 97,3 月 XNUMX 日,降水量達到季節性標準的 XNUMX%。

1860 年至 1861 年期間,印度梅加拉亞邦乞拉朋齊出現了最大的降雨,該地區降雨量達 26 毫米。 年平均總降水量最高的地區(470 年來進行的觀測)也在梅加拉亞邦,那裡的降水量平均下降了 10 毫米。

季風發生的地方是熱帶(南北緯 0 到 23,5 度)和亞熱帶(南北緯 23,5 到 35 度之間)。 最強的季風通常出現在印度和南亞、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 北美南部地區、中美洲、南美洲北部地區以及西非都有季風。

季風在全球許多地區起著決定性作用。 印度等國家的農業嚴重依賴雨季。 據《國家地理》報導,水力發電廠還根據季風季節安排運營。

當世界季風僅限於小雨時,農作物得不到足夠的水分,農民收入就會下降。 發電量下降,只夠大企業用電,電費越來越貴,貧困家庭用不上電。 由於缺乏自己的糧食產品,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產品越來越多。

在大雨期間,可能會發生洪水,不僅對農作物造成損害,還會對人和動物造成損害。 過多的降雨會導致傳染病的傳播:霍亂、瘧疾以及胃病和眼病。 這些感染中有許多是通過水傳播的,而負擔過重的供水設施無法滿足飲用水和家庭用水的處理任務。

NOAA 的報告稱,北美季風系統還導緻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火災季節開始,原因是壓力和溫度的變化導致閃電增加。 在一些地區,一夜之間觀察到數万次雷擊,導致火災、停電和人員重傷。

來自馬來西亞的一組科學家警告說,由於全球變暖,預計未來 50 至 100 年夏季季風期間降水會增加。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有助於捕獲空氣中更多的水分,這些水分會像雨點一樣落在已經被洪水淹沒的地區。 在乾燥的季風季節,由於氣溫升高,土地會更加干燥。

在小時間尺度上,夏季風期間的降水會因空氣污染而發生變化。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太平洋表面的溫度波動)也會在短期和長期影響印度季風。

許多因素會影響季風。 科學家們正在盡最大努力預測未來的降雨和風——我們對季風的行為了解得越多,準備工作就會越早開始。

當大約一半的印度人口從事農業並且農學約佔印度 GDP 的 18% 時,季風和降雨的時機可能非常困難。 但是,科學家進行的研究可以將這個問題轉化為解決方案。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