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我們經常感到被拒絕、被遺忘、不被賞識,或者覺得我們沒有得到我們應得的尊重。 如何學會不為小事生氣? 他們總是想冒犯我們嗎?

安娜花了幾個星期組織了一個聚會來慶祝公司的周年紀念。 我訂了一家咖啡館,找了一位主持人和音樂人,發出了幾十份邀請函,準備了禮物。 晚上過得很順利,最後安娜的老闆起身進行了傳統的演講。

“他懶得感謝我,”安娜說。 ——我很生氣。 她付出了這麼多努力,他覺得不適合承認。 然後我決定:如果他不欣賞我的作品,我就不會欣賞他。 她變得不友好和難纏。 與老闆的關係惡化得如此之多,以至於她最終寫了一封辭職信。 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因為現在我明白我在這份工作中很開心。”

我們被冒犯了,並認為當我們提供幫助的人沒有說謝謝就離開時,我們被利用了。

當我們沒有得到我們認為應得的尊重時,我們會感到處於不利地位。 當有人忘記我們的生日時,不回電話,不邀請我們參加聚會。

我們喜歡認為自己是無私的人,隨時準備提供幫助,但更多時候,當我們搭便車、款待或提供幫助的人離開時,我們會感到被冒犯,並認為自己被利用了說謝謝。

觀察自己。 您可能會注意到幾乎每天都會因為這些原因之一而感到受傷。 常見故事:當你說話或排在你前面時,對方沒有眼神交流。 經理退回報告,要求定稿,朋友拒絕了參展邀請。

不以冒犯作為回報

“心理學家稱這些怨恨為‘自戀性傷害’,”心理學教授史蒂夫·泰勒解釋道。 “它們傷害了自我,讓你感到不被欣賞。 歸根結底,正是這種感覺構成了任何怨恨的基礎——我們不被尊重,我們被貶低。

怨恨似乎是一種常見的反應,但它往往會產生危險的後果。 它可以佔據我們的思想好幾天,打開難以治癒的心理創傷。 我們在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地重演發生的事情,直到痛苦和屈辱使我們筋疲力盡。

通常這種痛苦會促使我們後退一步,引起報復的慾望。 這可以表現在相互不屑上:“她沒有邀請我參加聚會,所以我不會在她的生日那天在 Facebook(一個在俄羅斯被禁止的極端組織)上祝賀她”; “他沒有感謝我,所以我不會注意到他。”

通常,怨恨的痛苦會促使我們後退一步,引起報復的慾望。

碰巧的是,怨恨會積聚起來,以至於你開始轉向另一個方向,在走廊裡遇到這個人,或者在你背後發表刺耳的言論。 如果他對你的厭惡做出反應,它可能會升級為全面的敵意。 深厚的友誼經不起相互的指責,一個好的家庭無緣無故地分崩離析。

更危險的——尤其是對年輕人而言——怨恨會引發暴力反應,進而導致暴力。 心理學家馬丁·達利和瑪格特·威爾遜計算出,三分之二的謀殺案的出發點恰恰是怨恨情緒:“我沒有受到尊重,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挽回面子。” 近年來,美國出現了由輕微沖突引發的“閃電殺人案”激增。

更多的時候,兇手是失控的年輕人,在朋友的眼裡感到受傷。 在一個案例中,一名少年在籃球比賽中向一名男子開槍,因為“我不喜歡他盯著我的方式。” 他走近男人問道:“你在看什麼?” 這導致了相互侮辱和槍擊。 在另一起案件中,一名年輕女子刺傷了另一名女子,因為她未經詢問就穿著自己的裙子。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他們想冒犯你嗎?

可以做些什麼來減少對怨恨的傷害?

根據個人諮詢心理學家肯凱斯的說法,第一步是接受我們感到痛苦。 這似乎很容易,但實際上,我們更多時候會想到這是一個多麼討厭、多麼邪惡的人——那個冒犯了我們的人。 認識到自己的痛苦會打斷對情況的強迫性重演(這是對我們最大的傷害,因為它會讓怨恨變得無法估量)。

Ken Case 強調了“響應空間”的重要性。 在對侮辱做出反應之前考慮後果。 請記住,對於那些容易被冒犯的人,其他人會感到不舒服。 如果您因為預期某種反應而感到被輕視,但它沒有隨之而來,那麼可能是因為期望過高而需要改變。

如果有人沒有註意到你,你可能會因為一些不適合你的事情而受到讚揚。

“怨恨往往源於對情況的誤讀,”心理學家艾略特·科恩提出了這個想法。 — 如果有人沒有註意到您,也許您將某些與您無關的東西歸因於您的帳戶。 試著從你認為忽視你的人的角度來看待這種情況。

也許他只是匆匆忙忙,或者沒有看到你。 表現輕浮或註意力不集中,因為他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 但即使某人真的很粗魯或不禮貌,這也可能是有原因的:也許這個人不高興或感到受到你的威脅。

當我們感到受傷時,傷害似乎來自外部,但最終我們讓自己感到受傷。 正如埃莉諾·羅斯福明智地說,“沒有人會在未經你同意的情況下讓你感到自卑。”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