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被愛?

矛盾的是,沒有人能對統治世界的感覺給出一個清晰的定義。 愛沒有客觀的標準、理由、普遍的形式。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感受或感受不到愛。

一個小女孩擁抱她的媽媽,一個孩子憤怒地尖叫說媽媽是壞人。 給心愛的人送花的男人,一怒之下打老婆的男人。 一個為同事嫉妒丈夫的女人,一個溫柔擁抱心愛的女人。 他們都可以真誠地愛,無論多麼美麗,或者相反,表達這種感覺的方式可能令人厭惡。

與普遍認為世界上有很多人無法愛的觀點相反,統計數據卻恰恰相反。 精神病,表現為無法體驗同理心和同情,因此無法去愛,僅在世界人口的 1% 中發生。 這意味著99%的人只是有愛的能力。 只是有時候這種愛根本不是我們習慣看到的。 所以我們不認識她。

“我懷疑他/她是否真的愛我”是我經常從尋求幫助的配偶那裡聽到的一句話。 遇到一個表達感情的方式不同的人,我們會不由自主地開始懷疑——他真的愛嗎? 有時這些懷疑會導致關係走向死胡同。

昨天我與一對夫婦進行了一次諮詢,他們的伴侶在非常不同的條件下長大。 他是家裡的長子,從小就期望他能獨立處理問題並幫助年幼的孩子。 他學會了不表現出痛苦的經歷,不打擾親人,並在壓力情況下“進入自己”。

而她是“意大利式”家庭中的獨生女,高聲澄清關係,衝動父母的反應絕對讓人無法預料。 作為一個孩子,她隨時都可能因某事而受到善待和懲罰。 這教會了她要敏銳地傾聽他人的情緒,並時刻保持警惕。

命運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而現在,在稍有緊張的情況下,她驚恐地凝視著他遠處的臉,並試圖用熟悉的衝動方法“擊倒”至少一些可以理解的(即情緒化的)反應。 而他對她任何情緒的爆發都越來越封閉,因為他覺得自己應付不來,焦慮讓他變得越來越僵硬! 他們每個人都真心不明白老二為什麼會這樣,越來越不相信自己是真的愛他。

我們童年經歷的獨特性決定了我們愛的方式的獨特性。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在這種感覺的表現上如此不同。 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都注定要按照我們童年時期制定的計劃去愛? 幸運的是,沒有。 無論家庭傳統如何,習慣性但痛苦的關係方式都可以改變。 每個成年人都有機會改寫他們的愛情公式。

……在這對夫婦中,在我們第三次會議結束時,希望的萌芽開始萌芽。 “我相信你愛我,”她看著他的眼睛說。 我意識到他們開始創造一個新的,他們自己的愛情故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