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今天,只有懶惰的人不紋身,很多人不會止步於一幅畫。 它是什麼——對美的渴望或成癮? 是環境的影響還是對現代文化的致敬? 心理學家分享了他的想法。

根據心理學家柯比法瑞爾的說法,只有當一個人體驗到一種強烈的、無法克服的慾望阻止他過上正常的生活時,人們才能談論成癮。 紋身首先是一門藝術。 而任何藝術,從烹飪到文學創作,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和有意義。

紋身會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從而增加我們的自尊心。 我們很自豪能與他們分享這種美麗。 但問題是,任何藝術品都是不完美的,它的魅力也不是無限的。

時間流逝,紋身對我們自己和他人都變得熟悉。 此外,時尚正在發生變化。 如果去年每個人都被象形文字刺穿,那麼今天,例如,鮮花可以成為時尚。

如果一個前伴侶名字的紋身經常讓我們想起分手,那就更難過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人們只是對他們的紋身感到厭倦,這不再符合他們的生活觀。

一種或另一種方式,在某些時候,紋身不再討人喜歡

它變得對我們漠不關心或導致負面情緒。 但我們記得我們第一次製作時的興奮,我們想再次體驗這些情緒。 感受快樂和引起他人欽佩的最簡單方法是獲得一個新紋身。 然後是另一個——以此類推,直到身體上沒有空閒的地方。

通常,這種上癮發生在將美視為有形而不是精神體驗的人身上。 他們很容易變得依賴他人的意見、時尚和其他外部因素。

有人認為,在身體紋身的過程中,內啡肽和腎上腺素的水平會上升,這意味著他們的選擇受到了神經生理學的影響。 但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自己。 不同的人對相同的事件有不同的看法。

對一些人來說,看牙醫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對另一些人來說,這是一場悲劇。

有時人們紋身是為了體驗疼痛。 苦難使他們的印象更強烈、更有意義。 例如,什葉派穆斯林或中世紀聖徒故意污名化自己,而基督徒則唱著被釘十字架的折磨。

您不必費力地尋找示例,並記住一些女性經常給比基尼區域打蠟,因為她們認為這可以增強性快感。

也許你認為紋身是你自己勇氣的證明。 這段經歷對你來說很有價值,只要你記得痛,別人注意紋身。

漸漸地,記憶變得不那么生動了,紋身的意義也就降低了。

我們每天都在適應不斷變化的生活。 藝術是適應的工具之一。 然而,今天,藝術具有競爭力。 繪畫、詩歌和室內設計有一種時尚。 而在追求時尚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陳詞濫調的美和單調的藝術。

品牌通過廣告操縱我們。 很少有人能抗拒這一點,因為他們明白真正的美在內心深處。 我們生活在一個電視和互聯網強加給我們的刻板印象的世界中。 我們更關心虛擬朋友的數量,而不是真實關係的質量。

通過製作新紋身,我們說服自己,我們現在看起來更現代或更漂亮。 但這只是表面的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