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為什麼孩子會從天使變成不守規矩的小鬼? 當行為失控時怎麼辦? “他完全失控,不服從,不斷爭論......”, – 我們說。 心理學家、三個孩子的母親娜塔莉亞·波萊塔耶娃 (Natalia Poletaeva) 說,如何將情況掌握在自己手中。

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不幸的是,我們,父母,常常要為此負責。 我們更容易對孩子大喊大叫,剝奪他的糖果,懲罰他——任何事情,但不了解情況並了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改變了他的行為。 但正是懲罰進一步“激怒”了孩子,導致與父母的關係出現困難,有時他們自己也成為不良行為的根源。 孩子想:“為什麼我總是被欺負? 它讓我很煩。 如果他們懲罰我,我會報仇雪恨。”

另一個原因是在孩子感到孤獨和不必要時引起父母的注意。 例如,如果父母整天工作,晚上和周末休息,與孩子的交流被電視、禮物或只是提及疲勞所取代,那麼孩子只能用不良行為的幫助。

不僅我們成年人有問題:家庭衝突的原因往往是孩子在家庭之外的衝突或挫折 (有人在幼兒園打電話,在學​​校成績不好,在街上玩遊戲讓團隊失望——孩子覺得被冒犯了,一個失敗者)。 不知道怎麼解決,回到家就心煩意亂,再也不想滿足父母的要求和義務,結果,家裡的矛盾已經在醞釀之中。

最後,孩子的不良行為可能是渴望維護自己的結果。 畢竟,孩子們太想要“大人”和獨立的感覺了,我們有時會禁止他們很多:“不要碰”、“不要拿”、“不要看”! 最後,孩子厭倦了這些“不能”,不再服從。

一旦我們了解了不良行為的原因,我們就可以糾正這種情況。 在懲罰孩子之前,先傾聽他的聲音,試著了解他的感受,找出他不按規則行事的原因。 要做到這一點,請更頻繁地與您的孩子交談,了解他的朋友和生意,在困難時期提供幫助。 如果家裡有日常儀式就好了——討論過去一天的事情、看書、玩棋盤遊戲、散步、擁抱和親吻晚安。 這一切都有助於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給他自信,避免很多問題的發生。

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審查家庭禁令制度,列出孩子可以做什麼和應該做什麼, 因為我們都知道禁果是甜的,而你,也許,限制了你的孩子? 過分的要求應該是成年人的動機,這個動機應該讓孩子很清楚。 為孩子創造一個責任區,控制他,但也要信任他,他會感覺到的,並且肯定會嘗試證明你的信任是合理的!

我的小女兒(1歲)選擇我們玩什麼遊戲,我兒子(6歲)他知道他媽媽不會收運動包——這是他的職責範圍,大女兒(9歲)她自己做作業併計劃一天。 如果有人不做某事,我不會懲罰他們,因為他們自己會感受到後果(如果你不帶球鞋,那麼訓練就會失敗,如果你不做課程——就會有一個不好的記號)。

孩子只有學會獨立做決定,明白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任何行動都會有後果,以及如何行動才能讓他以後沒有羞恥和恥辱,他才會成功!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