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源性疾病:治療會引發新的症狀嗎?

醫源性疾病:治療會引發新的症狀嗎?

由吸毒後出現新的不良症狀定義,藥物醫源性構成了公共衛生問題,特別是在老年人和兒童中。 護理人員必須向藥物警戒中心報告任何意外影響。 

什麼是醫源性疾病?

醫源性疾病是一組不想要的症狀,隨著藥物治療而出現的疾病症狀。 事實上,對某些疾病有效的藥物會引起不良的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因人而異,並且會影響接受治療的患者的健康。 它們可以採取多種形式,例如由藥物過敏引起的皮疹、血壓升高或消化道出血事故。

這些副作用很常見,其中大部分都列在處方藥的說明中。 區域藥物警戒中心收集衛生專業人員的所有報告並定期更新。 該數據庫的目的是預防醫源性疾病的這些風險,這些風險通常被低估,從而導致治療的改變或調整(減少和間隔劑量,在正餐中間服用藥物。或與另一種保護性藥物......)。

老年人受醫源性疾病影響最大,因為他們往往是綜合用藥(多種藥物同時服用),更容易受到傷害。 這些副作用在 65 年後發生頻率翻倍,其中 20% 的副作用導致住院治療。

醫源性疾病的病因有哪些?

醫源性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藥物過量:由於老年人常見的認知障礙(思維障礙),如果藥物攝入量不受控制,則存在藥物過量的風險。
  • 過敏或不耐受:對某些藥物如抗生素、抗炎藥、止痛藥(鎮痛藥)、化療、避孕、某些藥膏等都可能發生。 這些過敏和不耐受因人而異。
  • 消除緩慢:還存在減少肝臟或腎臟消除藥物分子途徑的風險,導致體內藥物過量。
  • 藥物相互作用:同時服用的兩種或多種藥物之間可能存在藥物相互作用。
  • 代謝改變:通過某些藥物,如利尿劑、瀉藥、甲狀腺治療等。
  • 自我藥療:干擾規定的治療或對藥物的依從性差。
  • 根據年齡和體重,不適合兒童或老年人的劑量。

這些原因是藥物醫源性的根源,通常可以糾正,但有時也會導致更嚴重的醫源性事故。

如何診斷醫源性疾病?

當出現與所治療疾病不符的症狀時,就會做出醫源性疾病的診斷。 頭暈、跌倒、昏厥、極度疲勞、腹瀉、便秘,有時還會出現血性嘔吐等。許多症狀應該提醒患者和醫生。 

詢問、臨床檢查、服用的藥物,尤其是最近服用的藥物,將指導診斷和進行額外的檢查。 停止可疑藥物是第一步。

如果停藥後醫源性疾病的症狀有所改善或什至消失,則通過治療試驗(停止治療)做出診斷。 然後有必要寫下引起這種副作用的藥物並避免再次開處方。 必須找到替代方案。

醫源性疾病的一些例子:

  • 服用利尿劑後會出現混亂和認知障礙,這會促進血液中鈉含量下降(低鈉血症)和脫水的發生;
  • 服用消炎藥後出現胃腸道出血,提示有病變甚至消化性潰瘍;
  • 服用抗生素後出現皮疹、呼吸困難和麵部腫脹,表明對這種抗生素過敏;
  • 由於對疫苗過敏,接種疫苗後出現不適和注射部位水腫;
  • 抗生素治療後的口腔或婦科真菌病,其根源是治療後口腔或婦科菌群失衡。

如何治療醫源性疾病?

治療副作用的治療通常涉及停止治療並尋找治療的替代方法。 但也可以通過在抗生素治療期間開抗炎藥或抗真菌藥時開另一種藥物(例如抗潰瘍藥)來預測這種副作用。

其他時候,糾正由藥物引起的失衡就足夠了,例如在血液疾病(低鈉血症或低鉀血症)的情況下給予鈉或鉀。 

在藥物治療後出現便秘的情況下也可以開一種溫和的瀉藥,或者在腹瀉的情況下服用緩釋劑。 

飲食也可以到位(低鹽飲食,香蕉補充鉀,低飽和脂肪飲食以防膽固醇升高等)。 

最後,可以通過定期監測來規定使血壓數值正常化的治療。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