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個國家如何同意與塑料作鬥爭

187 個國家簽署了“歷史性”協議。 巴塞爾公約為第一世界國家向較不富裕的國家運輸危險廢物製定了規則。 美國和其他國家將不能再向加入《巴塞爾公約》但不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的國家運送塑料垃圾。 新規則將在一年後生效。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停止接受來自美國的回收品,但這導致發展中國家塑料垃圾的增加——來自食品行業、飲料行業、時尚、科技和醫療保健。 支持該交易的全球垃圾焚燒替代品聯盟 (Gaia) 表示,他們在印度尼西亞、泰國和馬來西亞發現了“一年內變成垃圾填埋場”的村莊。 “我們發現來自美國的垃圾堆積在所有這些曾經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的村莊里,”蓋亞發言人克萊爾阿金說。

在收到此類報告後,召開了為期兩週的會議,討論威脅海洋和海洋生物的塑料廢物和有毒化學品。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 Rolf Payet 稱該協議具有“歷史性”,因為各國將不得不跟踪塑料廢物離開邊界時的去向。 他將塑料污染比作“流行病”,稱約有 110 億噸塑料污染海洋,其中 80% 至 90% 來自陸地。 

該協議的支持者表示,這將使全球塑料廢物貿易更加透明和受到更好的監管,從而保護人類和環境。 官員們將這一進展部分歸因於公眾意識的提高,以及有關塑料污染危害的紀錄片的支持。 

“那是太平洋島嶼上死去的信天翁雛鳥的照片,它們的肚子是敞開的,裡面全是可辨認的塑料東西。 最近,當我們發現納米粒子確實能穿過血腦屏障時,我們能夠證明塑料已經存在於我們體內,”國家地理原始海洋保護海洋探險隊的負責人保羅·羅斯說。 近期,死鯨的照片和胃裡有數公斤塑料垃圾的照片也廣泛震驚了公眾。 

環境和野生動物慈善機構 WWF International 的首席執行官 Marco Lambertini 表示,這筆交易是一個受歡迎的舉措,長期以來,富裕國家一直否認對大量塑料垃圾負責。 “然而,這只是旅程的一部分。 我們和我們的星球需要一項全面的條約來克服全球塑料危機,”Lambertini 補充道。

亞娜·多岑科

資源: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