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這個詞。 一些人認為這是愛人的自然狀態,另一些人認為這是一種不健康和破壞性的品質。 心理治療師莎朗馬丁解構了與這個概念密切相關的常見神話。

誤區一:相互依賴意味著對合作夥伴的互助、敏感和關注

在相互依賴的情況下,所有這些值得稱讚的品質首先隱藏了以犧牲伴侶為代價提高自尊的機會。 這些人不斷懷疑自己角色的重要性,並且在看似合理的關懷面具下,正在尋找證明他們被愛和被需要的證據。

他們提供的幫助和支持是試圖控制局勢並影響合作夥伴。 因此,他們與內心的不適和焦慮作鬥爭。 而且他們的行為往往不僅對自己不利——畢竟,他們已經準備好在不需要的情況下小心窒息。

所愛的人可能需要別的東西——例如,獨處。 但是,獨立性的表現和伴侶獨立應對的能力尤其令人恐懼。

誤解二:這發生在其中一位伴侶患有酒精成癮的家庭中

相互依賴的概念確實出現在心理學家研究男性酗酒而女性扮演救世主和受害者的家庭的過程中。 然而,這種現象超越了一種關係模型。

容易相互依賴的人通常在沒有得到足夠的溫暖和關注或遭受身體暴力的家庭中長大。 有些人自己承認,他們是在對孩子提出很高要求的慈愛父母的陪伴下長大的。 他們是在完美主義精神中長大的,並被教導以犧牲慾望和利益為代價來幫助他人。

所有這一切都形成了相互依​​賴,首先來自父母,他們只有很少的讚美和認可才向孩子明確表示他是被愛的。 後來,一個人養成了不斷尋找愛情確認的習慣,直到成年。

神話#XNUMX:你要么擁有它,要么你沒有。

一切都不是那麼清楚。 在我們生活的不同時期,程度可能會有所不同。 有些人完全意識到這種情況對他們來說是痛苦的。 其他人不會痛苦地感知它,因為他們學會了壓抑不舒服的感覺。 相互依賴不是醫學診斷,不可能對其應用明確的標準,也不可能準確確定其嚴重程度。

神話#XNUMX:相互依賴只適用於意志薄弱的人。

這些人通常具有堅忍的品質,隨時準備幫助那些較弱的人。 他們完美地適應了新的生活環境並且不抱怨,因為他們有強烈的動力——不為所愛的人而放棄。 與患有另一種癮症的伴侶聯繫,無論是酗酒還是賭博,一個人會這樣想:“我必須幫助我所愛的人。 如果我更堅強、更聰明或更善良,他早就變了。” 這種態度使我們對待自己更加嚴厲,儘管這種策略幾乎總是失敗。

神話#XNUMX:你無法擺脫它

共同依賴的狀態不是天生賦予我們的,就像眼睛的形狀一樣。 這樣的關係阻止一個人發展和遵循自己的道路,而不是另一個人強加的道路,即使一個人是親密的和被愛的。 遲早,這將開始給你們中的一個或兩個造成負擔,從而逐漸破壞這種關係。 如果你找到承認相互依賴的特質的力量和勇氣,這是開始做出改變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關於專家:Sharon Martin 是一名心理治療師。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