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我們不會考慮孩子有自己的現實,他們有不同的感覺,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世界。 如果我們想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聯繫,就必須考慮到這一點,臨床心理學家 Erica Reischer 解釋道。

在我們看來,我們對孩子說的話常常是一句空話,對他沒有任何說服力。 但試著用孩子的眼光看情況……

幾年前,我親眼目睹了這樣的一幕。 父親為了女兒來到兒童營。 女孩興致勃勃地和其他孩子玩耍,回應父親的話,“該走了”,她說:“我不想! 我在這裡玩得很開心!» 父親反對:“你整天都在這裡。 足夠了”。 女孩心煩意亂,開始重複她不想離開。 他們繼續爭吵,直到最後她的父親拉著她的手,帶她上了車。

女兒似乎不想听到任何爭論。 他們真的需要離開,但她拒絕了。 但父親沒有考慮到一件事。 解釋、勸說都不管用,因為大人沒有考慮到孩子有自己的現實,也不尊重。

尊重孩子的感受和他對世界的獨特看法很重要。

尊重孩子的現實意味著我們允許他以自己的方式感受、思考和感知環境。 好像沒什麼複雜的? 但直到我們意識到“以我們自己的方式”意味著“不像我們”。 這就是許多父母開始訴諸威脅、使用武力和發布命令的地方。

在我們的現實和孩子的現實之間架起一座橋樑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對孩子表現出同理心。

這意味著我們尊重孩子的感受和他對世界的獨特看法。 我們真正傾聽他的意見並理解(或至少試圖理解)他的觀點。

同理心可以馴服使孩子不接受解釋的強烈情緒。 這就是為什麼當理性失敗時情感是有效的。 嚴格來說,“同理心”一詞表明我們對另一個人的情緒狀態表示同情,而不是同情,這意味著我們理解另一個人的感受。 在這裡,我們談論的是最廣泛意義上的同理心,即關注他人的感受,無論是通過同理心、理解還是同情心。

我們告訴孩子他可以應付困難,但本質上我們是在與他的現實爭論。

通常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不尊重孩子的現實或無意中表現出對他的遠見的漠視。 在我們的例子中,父親本可以從一開始就表現出同理心。 當女兒表示不想離開時,他本可以回答:“寶貝,我看得很清楚,你在這裡玩得很開心,你真的不想離開(同理心)。 對不起。 不過畢竟媽媽在等我們吃飯,遲到就很醜(解釋)。 請和你的朋友說再見,收拾你的東西(請求)。»

關於同一主題的另一個例子。 一個一年級的學生正在做數學作業,這門課顯然沒有給他,孩子心煩意亂地說:“我做不到!” 許多好心的父母會反對:“是的,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讓我告訴你…”

我們說他會應付困難,想激勵他。 我們有最好的意圖,但本質上我們傳達的是他的經歷是“錯誤的”,即與他的現實爭論。 矛盾的是,這導致孩子堅持他的說法:“不,我不能!” 挫折程度上升:如果一開始孩子對問題的困難感到不安,現在他會因為不被理解而感到不安。

如果我們表現出同理心會更好:“親愛的,我看到你沒有成功,你現在很難解決問題。 讓我抱你。 告訴我你卡在哪裡了。 也許我們可以以某種方式提出解決方案。 數學現在對你來說似乎很難。 但我認為你可以弄清楚。»

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和看待這個世界,即使你不理解或不同意他們的看法。

注意細微但根本的區別:“我認為你可以”和“你可以”。 在第一種情況下,您是在表達您的意見; 在第二種情況下,您將某些與孩子的經歷相矛盾的東西斷言為無可爭辯的事實。

父母應該能夠“反映”孩子的感受並對他表示同情。 在表達不同意見時,盡量以同時承認孩子經歷的價值的方式這樣做。 不要將您的意見作為無可爭辯的事實提出。

比較對孩子說的兩種可能的反應:“這個公園裡沒有什麼好玩的! 我不喜歡這裡!»

第一個選項:“非常漂亮的公園! 和我們通常去的那家一樣好。» 第二:“我知道你不喜歡它。 而我恰恰相反。 我認為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東西。»

第二個答案確認意見可以不同,而第一個答案堅持一個正確的意見(你的)。

同樣,如果孩子對某事感到不安,那麼尊重他的現實意味著不要說“別哭!”之類的短語。 或者“好吧,好吧,一切都很好”(你用這些話否認他目前的感受)你會說,例如:“你現在很沮喪。” 首先讓孩子們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感受和看待這個世界,即使你不理解或不同意他們。 在那之後,試著說服他們。


關於作者: Erika Reischer 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也是育兒書《偉大的父母做什麼:撫養茁壯成長的孩子的 75 條簡單策略》的作者。

發表評論